易学动态
2019年10月25日,第九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隆重召开。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教授,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赵晓华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刘大钧先生,台湾中华易经学会荣誉理事长邵崇龄先生,中国周易学会常务副会长,山东大学李尚信教授,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丁四新教授,台湾中华易经学会理事长邵康华先生,中国周易学会秘书长,山东大学张文智教授、中国周易学会副秘书长崇宝庆先生等两岸易学界知名学者近八十人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刘震教授主持,时建中副校长代表中国政法大学致欢迎辞,刘大钧教授与邵崇龄先生发表大会主旨发言,赵晓华教授代表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致感谢辞。
时建中副校长在致辞中向与会学者简要地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办学历史与人文学科的发展情况,特别提到了学校对青年教师团队活动的支持,并代表学校感谢与会学者的莅临,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刘大钧教授在发言中回顾了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的发展历程,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是海峡两岸易学双向交流机制的新发展,中国政法大学作为新生力量加入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的交流机制之中,正是“生生之谓易”之学术理念的最佳诠释。他倡议易学研究要回归中华文明自身的学术体系,将易学置于传统经学的价值文化体系与发展脉络中,同时提倡易学研究要主动走出去,与不同的思想文化展开对话。他衷心希望本次大会推动易学研究面向现代、面向未来,在不久的将来产生一些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新思想。最后刘教授恭祝会议圆满成功,祝愿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越来越好。
台湾中华易经学会会长邵崇龄先生在发言中回顾了海峡两岸易学交流的艰辛历史,特别是前一辈学者为海峡两岸的易学发展披荆斩棘奋斗至今,向以刘大钧教授为代表的老一代学者致敬,同时告诫年轻学子不要仅把目光局限于学术上,要学会从社会发展与家国情怀的维度全方位理解与把握学术的发展,对筚路蓝缕的前辈们心怀感恩,做到把“德”生活化。
赵晓华教授代表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对各位学者的与会表示衷心的欢迎与感谢,赵教授首先介绍了人文学院及其师资概况,并对于以刘震教授为首的青年团队在学术传播上的一系列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她表示,年轻一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是存在热情的,中国易学正影响着中国,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是学术界盛事,也会在教育界产生影响,最后对与会学者多年从事易学研究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在大会开幕式上还举行了赠书仪式,来自台湾的李威侃教授代表台湾学界将由大陆、台湾、港澳共二十六位博士、专家、学者参与编写的《中华成语典故学习词典——习近平用典释义与溯源》一书赠送给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时建中副校长代表学校接受赠书。
作为台湾学界的代表,李威侃教授表示此书的出版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中国政法大学作为国内一流高校,在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非常有幸作为代表将《中华成语典故学习词典——习近平用典释义与溯源》一书赠与中国政法大学。
作为第九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的主办人,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刘震教授对于台湾学界选择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中国大陆第一所受赠书籍的高等院校表示荣幸。他认为在当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高度与文化深度,指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昌明于世的新方向,必将引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九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国周易学会、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协办,中国政法大学“德治与法治”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承办。研讨会以“周易与当代中国”为主题,展开了为期两天的研讨。
转自:儒家网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