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动态

重树民族文化自信――(文/杨懿人)
更新时间:2016-04-27

重树民族文化自信

――藉此与青年易学同仁共勉

文/杨懿人
   如题,对我而言的确太大,虽然力不从心,但在友人易学刊物约稿鼓励下,便斗胆厥词一篇,不周之举敬请各位易界友人雅正。
   原本友人是建议写一篇“八零后视野下的当代易学及其行业发展现状”,不过现阶段,我想还是更倾向于将“易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纳入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与价值观念,重树民族文化自信”这个时代格局中去发挥其积极正面的作用。
   在我国八十年代中后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易学文化研究与应用活动在国内逐渐开展起来。这当中,既有以易理哲学、历史、考古、文学等学术研究为主的学院派,又有以象数、占筮、预测等学习应用为主的民间人士。他们之间不仅存在明显的文化素养差异,对易学的见解也存在显而易见的区别,这种现状直到三十年之后的今天仍未改变。值得欣慰的是文革之后,我国有不少像冯友兰先生这样德高望重的学者呼吁研究易学也应该进行占筮方法的讨论和研究。尽管有关易学文化现象的争议从古到今都有,但这并不影响易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周易•系辞上传》第十章:“《易》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因此,我们从事易学文化研究,“象、数、理、占” 这四个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他们是一个有机结合的完整学术知识体系。或许也只有做到了学术并重知行合一,才能真正领会到古人的智慧与学问的奥妙所在。
   我们应该坦承,有些时候我们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并且知识结构单一,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平复自己的情绪,通过阅读和学习来关注和认知自己感兴趣的某些部分。在凤凰卫视对刘大钧教授的一次专访中,记者提问道: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说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受到易经太多的影响,而近代科学就是要摆脱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受到《周易》的影响也导致了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当时您也做出了回应,有人说你们两个人的争论不在一个层面上,请问两年之后的今天,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刘大钧教授说到:我当时没想和别人辩论,我就讲鲁迅先生说过,名人未必是名言,《易经》非常重要的一个精神就是有容乃大,人家讲什么都没有关系,讲什么,《易经》还是照样还是《易经》是吧?它还是照样有人研究,咱们没有必要去反驳人家,所以我不同意反驳,他说没有推演?你没有推演精神怎么能把那个卦算出来了,那你算卦就得推演嘛,根据卦象进行推演嘛,咱们搞卦象,人家不是搞这个的,有时候讲点外行话也可以理解。我确实讲这个话了。
   可能有些朋友对刘大钧教授并不熟悉,仅从其担任的中央文史馆研究员、中国周易学会会长、中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周易研究》主编等履职情况,便足以见其在当今我国学术界、易学界的功勋成就。刘大钧教授的人生经历极具传奇色彩,当年一封给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胡乔木院长的自荐信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因此由一名普通高中学历的工人被山东大学破格提拔录用。随之,经过辛勤的努力和工作,刘大钧先生先后出版《纳甲筮法》、《周易概论》等诸多易学著作,特别是其对长沙马王堆出土《帛易》的研究以及其他出土易学史料的研究成果奠定其在我国易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同时,他也是国内少有的精通易理与象数并举的专家学者,刘大钧教授的从易经历一直是我不断努力学习的人生榜样!
   曾经一段时间,以何祚庥、方舟子、司马南为代表的少部分热衷于从事反对“伪科学”社交活动的人士,提出包括废止中医等在内的一系列吸人眼球的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言论举动,不过与之截然相反的是,近年来我们看到了国家对于中医文化事业的大力扶持力度,特别是近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女士凭借中医药学发明的“青蒿素”一举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这无疑是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易医同源众所周知,药王孙思邈曾说过:“不知易无以为大医”,同样我们也可以采取严谨治学的态度、科学实用的方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正本清源地开展我国古代传统易学文化研究与应用工作。
   我的同乡,已故科学家刘子华先生在国内虽不太知名,但在西方却是与歌白尼齐名的科学家,他所取得的巨大科学成就就和易学密不可分。刘子华先生1899出生于四川省简阳县,1919年赴法留学,1943年他凭借《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文取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该文中,他别开生面的运用中国《易经》原理与现代西方科学相结合,根据他发现的星体与八卦卦位存在的对应关系,利用天文参数,第1个推算出(在当时)太阳系存在第十大行星,以及它的平均轨道运行速度为每秒2公里,密度为每立方厘米 0.424克,离太阳的平均距离为74亿公里,它就是“木王星”。
   相信大家对“二进制”应该不会陌生,他的发明者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与易学也是颇有机缘。清康熙皇帝的老师传教士白晋在给其的信件中,附上了一张神秘难解的六十四卦方圆图,当莱布尼茨看到这张图时,经过详细的观察后恍然大悟,这恰好与他正在撰写的“二进制”学术论文思想观点不谋而合,从而引发了他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极大崇敬,这张“伏羲先天卦序图”(实为北宋邵雍所作)如今依然陈列在法国的博物馆中。此外,犹如黑格尔、荣格等不少西方著名学者对于中国的《易经》同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综上,我国的传统易学文化饱含了丰富的哲学智慧,古人通过严肃的占筮活动来推演揭示自然事物所蕴含的发展变化的吉凶规律,渐而规范社会伦理秩序,提升自我道德修养,以人为本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生态环境。易学与古代自然科学、天文历法、地理气候、数学音律、医学建筑、兵法谋略、宗教哲学等等无不联系密切,故《周易•系辞上传》第五章曰:“百姓日如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近代科技日新月异的更新,现代易学所蕴含的巨大科学价值与人文关怀精神一定能够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让我们广大青年易学爱好者共同努力继往开来,在易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并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易经》文化学术传承下去,使之走向世界,迈向未来。
于北京三式乾坤信息技术研究院 撰

2016年4月26日


中国易学网http://www.zhouyi64.com——中国周易研究应用第一平台!
站长QQ:1318932802 周易研究与应用交流QQ群:216461253
邮箱:chinazhouyi@163.com 京ICP备10001008-2号 公安备案号:1101010200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