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服务 -- 卜筮文化及其应用

朱熹关于《周易》之问答
更新时间:2011-03-24
朱熹关于《周易》之答
                       ――山大易学研究中心

熹日病中方得所示《》、卦二,初若茫然不知所,因以妄作《蒙》考之,其之,而明者偶未深考,是以致此,多而愈致疑耳。夫以《河》、《洛》不足信,自公以已有此,然奈《命》、《》、《》皆有是言,而儒所二之,有交互而乖戾,逆推,横曲直,皆有明法,不可得而破除也。至如《河》《易》之天一至地十者合而天地五十有五之,固《易》之所自出也。《洛》《洪》之初一至次九者合而具九之,固《洪》之所自出也。《》不言伏羲受《河》以作《易》,然所“仰”、“俯察”、“近取”、“取”,安知《河》非其中之一事耶?大抵人制作所由,初非一端,然其法象之模,必有最切。如荒之世,天地之之各有象,然初未有数也。至於《河》之出,然後五十有五之耦生成,粲然可。此其所以深人之智,又非然象之所可得而也。是以仰俯察、求近取,至此而後,、四象、八卦之耦可得而言。《》所人作《易》之由者非一,而不害其得此而後也。喻又熹不以大衍之乎《河》、《洛》之,此亦有矣。之,各主於一,然其伍,所不通,有非人之所能者。其所不合,固不容以强合;其所必合,横反覆,如合符契,亦非人所能强也。若於此得自然契合,不假安排底道理,方知造化功夫神妙巧密,直是好笑,不得也。若《易》文,自“大衍之五 十” 至“再而後”,便接“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至“可佑神矣”一,是大衍之;自“天一”至“地 十” 却“天五”至“而行鬼神也”一,是《河》五十五之。今其文差,不相接,舛甚明。伊川先生已正,《蒙》依此,而不推其所以然者,故者不之察耳。至於卦之,反喻,於熹之亦多未究其底。且如所有曰“乾之,坤之耦”,只此“乾坤”二字便未。盖,匹也。,如今俗所“一”、“一”云。自此再,至生第三,八卦已成,方有乾坤之名。一之,方有一一耦,只可之,未得之乾坤也。喻又曰以二至四二二耦,又於四之上各一一耦而八,此亦是於熹中所生次第有所未明而有此。盖四象第一本只是前之一一耦,此一一耦之上各生一一耦,是以分而四,而初之一一耦亦之而分四段耳,非是以二成四,又以四成八也。此一正是前所自然契合,不假安排之妙。孔子而後,千不,至康先生始得其。然不肯大段破,盖易之心全在此,不敢容易,其意非偶然也。喻又曰:“不知二物果可分老少而四象乎?”此恐亦考之未熟之。夫老少於固明文,然揲蓍之法,三之中卦四以耦分之,然後爻之可得而辨;又於其中各以老少分之,然後爻之不可得而分。所“用九”、“用六”者,正此也。若其此,日揲蓍,不知合得何卦?正使得卦,不知用何爻?安得以後世之而之乎?又所,直以天地,而“天生神物”以下四者四象,此尤非是。大抵曰、曰象、曰卦,皆是指而言。故曰《易》有太而生、四象、八卦,又曰《易》有四象而示人以卦爻吉凶。若如所,是先有太、、四象,然後人以八卦,而、四象、八卦三物各是一面貌,全然相接不著矣。此乃《易》之,如法律之有名例,不可以毫差。熹之所判然甚明,更疑惑,不明以如何?如其未然,幸有以教也。(答袁)

邵子曰:“太既分,立矣。(此下四通伏羲六十四卦。此一以第一爻而言,左一,右一耦,所者也。今此一左三十二卦之初爻,一耦右三十二卦之初爻,乃以累而分,非本即有此六十四段也。後此。)上交於,下交於而四象生矣。(此一以第一爻生第二爻而言也。下之半上交於上之半,生中第二爻之一一耦,而少、太矣。上之半下交於下之半,生中第二爻之一一耦,而太、少矣。所生四象也。太一,今分左上十六卦之第二爻;少一耦,今分右下十六卦之第二爻,少、太,其分此。而初爻之二,亦分为四矣。)交於,交於而生天之四象;交於柔,柔交於而生地之四象。(此一以第二爻生第三爻言也。太,太,少,柔少。太之下半交於太之下 半,生太中第三爻之一一耦,而艮坤矣。太之上半交於太之下半,生太中第三爻之一一耦,而乾矣。少之上半交於少之下半,而生少中第三爻之一一耦,震矣。少之下半交於少之上半,生少中第三爻之一一耦,而巽坎矣。此所四象生八卦也。乾一,今分八卦之第三爻;坤一耦,今分八卦之第三爻。皆此。而初爻、二爻之四,今又分而八矣。乾、、艮、坤生於二太,故天之四象;、震、巽、坎生於二少,故地之四象。)八卦相,而後物生焉。(一卦之上,各加八卦以相,六十四卦成矣。然第三爻之相交,生第四爻之一一耦,於是一一耦各四卦之第四爻,亦分十六矣。第四爻又相交,生第五爻之一奇一耦,於是一一耦各二卦之第五爻,而下四爻亦分而三十二矣。第五爻又相交,生第六爻之一一耦,一一耦各二卦之第六爻,而下五爻亦分而六十四矣。盖八卦相乘六十四,而自三以上三,加一倍以至六,三者亦加一倍而卦横分,亦六十四矣。二殊途,不而同,如合符,不差毫,正是《易》之妙。)”此教所引 邵 先生也。今子辨析奉呈,幸考之,方可其曲折,未可遽也。然此亦是就六十四卦已成之後言之,故其先後多寡有著。乍看分疏,猝然 不得。若要得人作《易》根源直截分明,却不如且看卷首 ,自始初只有次看起,以至生六之後。其先後多寡既有次第而位置分明,不。於此看得,方六十四卦全是天理自然挨排出,人只是得分明,便只依本出,元不用一毫智力添助。盖本不智力之助,亦不容智力得以助於其也。及至卦成之後,逆横,都成理,千般,其妙,却在人看得如何,而各因所,若各不相,而未相悖也。盖自初未有到六者,邵子所先天之也。卦成之後,各因一推,邵子所後天之也。今喻所引《》、《卦》三才六位之,即所後天者也。先天、後天既各自一,而後天中取又多不同,彼此自不相妨,不可一而百也。若此,必人初卦只一三才,便更不事由,一便埽出三,以其象。成之後,子看,使不得,及旋擘,添出後一半截。此全是私意杜撰接,更有易耶?喻目尚多,然其大目不如此。今但於此看破,其小小未合自迎而矣。故今不悉辨以浼高明,伏幸察。(答袁)

教疑《河》、《洛》是後人作。 熹生於今世而古人之,所以能别其真者,一以其理之所否而知之,二以其左之同而之,未有舍此而能直以臆度之者也。熹於世《河》、《洛》之所以不敢不信者,正以其理不悖而不差。教必以,未有以指其理之、之差也。而直欲以臆度之,此熹之所以未敢曲而不得不辨也。况今日之且欲因象之位置以天地之造化、吉凶消之本原,苟於此未明,固未暇别。今乃全不其理,亦未至明有,而徒然此益之辨,是不於室而於,不味其腴而其骨也。政使辨得二真端的不差,亦所用,又况未必是乎?且置此,而於熹所推二之少加意焉,未必便是真,然於象本原亦略意味,有喜,而之真不辨而自明矣。

教疑先天後天之 邵氏,先天者,伏羲所之《易》也;後天者,文王所演之《易》也。伏羲之《易》初文字,只有一以寓其象,而天地物之理、始之具焉。文王之《易》即今之《周易》,而孔子所作者是也。孔子既因文王之《易》以作,其所固以文王之《易》主。然不推本伏羲作《易》卦之所由,者必文王所演之《易》便伏羲始之《易》,只中半起,不向上根原矣。故《十翼》之中,如八卦成列,因而重之,太、、四象、八卦而天地、山、雷、水火之,皆本伏羲卦之意;而今新《原卦》一篇,亦分,伏羲在前,文王在後。必欲知人作《易》之本,考伏羲之;若只欲知今《易》文,但求之文王之、孔子之足矣。者向不相妨,而亦不可以相。教乃邵氏,而於《易》所折衷,恐考之有未也。

教七、八、九、六不可四象 四象之名,所包甚。大抵以相重、四位成列者正。而一、二、三、四者,其位之次也;七、八、九、六者,其之也。其以柔分之者,合天地而言也;其以太少分之者,以天道而言也。若以地道言之,柔又自有太少矣。推而之,横,凡是一物,不各有四者之象,不但此者而已矣此。乃天地之自然道理,未之前,先有此象此,然後人卦依出,揲蓍者又其所得之以合焉,非是元而卦揲蓍之旋次安排出也。喻於此得未明,徒辨,恐且先向未前得元有太、、四象、八卦底骨子,方有商量,今未遽立也。用九、用六之文,固在卦成之後;而用九、用六之理,乃在卦成之前,亦是此理。但得分明,自然通透,不辨矣。至七、八、九、六乃揲蓍者所而非人之法,此尤不。今且揲蓍之法出於人耶,出於後世耶?若《大》,是出於人疑。而是之,若七、八、九、六,亦所取,以其爻之矣,亦何以揲蓍哉?此事前辨之已,非熹之新,更熟玩,自之,今不也。喻又云《》本只是四象生八卦,今又倍之,其四象而生八卦之一,此字不可。然不足深辨,且於前所者之,庶乎其有得也。(同上)

教疑四爻五爻者所主名 一,二象,三卦,八卦矣。此上若旋次各加一,至三重,再成八卦者八,方有六十四卦之名。若以八卦就加乎一卦之上,亦如其位而得名焉。方其四五之,未成外卦,故不得而名之耳。内卦,外卦悔,亦是卦之已有此名。至揲蓍求之,九而得,又九而得悔,又是後一段事,亦如前所七、八、九、六云,非必揲蓍然後始有悔之名也。大抵新所《》、《卦》容有同,至揲蓍,只本《》,何由别有他?如此等至近,而今乃如此,恐考之殊未也。(同上)

教引 伊川 先生重卦之由 重卦之由,不但 伊川 先生之如此,盖《大》亦云“八卦成列,因而重之”矣。但八卦所以成列,乃是太、、四象次生出,以至於此,成之後,方其有三才之象,非人因三才,遂以己意思而三爻以象之也。因而重之,亦是因八卦之已成,各就上面次生出。若旋生逐爻,更加三方成六十四卦;若生全卦,只用一便成六十四卦。有速之不同,然皆自然次生出,各有行列次第。成之後,然後其可天下之。不是人下三爻不足以天下之,然後别生,又并上三爻以之也。此等皆是作《易》妙,方其,是人,亦不自知面有多巧妙特,直是要人心,不可草草立也。(同上)

以上五,鄙意倒矣。然此非熹之,乃康之;非康之,乃希夷之;非希夷之,乃孔子之。但日儒既失其,而方外之流相付受,以丹之。至於希夷、康,乃反之於《易》,而後其始得明於世。然行《周易》次第行列多不同者,故者,多不能而不之信,只目今行《周易》文生,穿破碎,有不其杜撰者。此《蒙》之所作也。若其易,人人皆能略,又何必更著此以屋下之屋、上之哉!更明毋以熹之而忽之,姑且虚心志以求其通,未可好立而索其瑕疵也。玩之熟,洽於心,天地化之神、消之妙,自然於心目之,而其可可喜、可笑可必有不自知其所以然者矣。言之不,得小以寄鄙曰:“忽然平地一雷,户千次第。若心涵有象, 君伏羲!”得太郎了,只少拈拄杖卓一下,便是一回普矣。狂妄率,幸勿鄙也。

熹伏承别纸悉,及示新,尤荷不鄙。但之,前此已悉之。而前後累蒙排斥,亦已不力矣。今下喻,使罄其,亦何以於前日耶?然既辱之使言,又不敢嘿嘿。然其大者未易遽,姑即教一二者之。夫温厚之盛於南,凝之盛於西北者,家之也。生於子,於卦,生於午,於卦者,家之也。巽位南,乾位西北者,《卦》之也。此三家者各一,而家、家之言可相通。至於《卦》,其卦位自一,而彼二者不相矣。今教乃欲合而一之,而其又有一之中自相乖戾者,此熹所以不能疑也。夫南以一已生柔之位,西北以一已生而之位,是之盛於春夏者不得、之盛於秋冬者不得,而反以始生之微者主也。一生於南、一生於西北,是不生於正南午位之而於,不生於正北子位之而旅於西也。巽以一之生而位乎南,乾者一之生而位於西北乎?况《卦》之本文,於巽但取其而位之南,於乾但取其而位之西北。巽以三言之,一之生,而其所以位之南者,初非有取乎其。至於乾,又三之全,而初一已生之可得而取也。凡此崎反,不可通,不若直以仁、柔之明白而易也。盖如此生仁、,三家之皆所悟。似乎,然天地收退藏之,自不妨其柔也。教又黑白之位,尤不可。然其亦非古法,但今欲易,且此以寓之耳。乾三位皆白三,之象也。下二白而上一黑,下二而上一也。上下二白而中一黑,上下二而中一也。震下一白而上二黑,下一而上二也。巽之下一黑而上二白,坎之上下二而中一白,艮之下二黑而上一白,坤之三黑,皆其三爻之象也。盖乾、、、震之初爻皆白,巽、坎、艮、坤之初爻皆黑,四卦相,之象也。乾、、巽、坎之中爻皆白,、震、艮、坤之中爻皆黑,卦相,四象之象也。乾、、巽、艮之上爻皆白,、震、坎、坤之上爻皆黑,一卦相,八卦之象也。有震、坎皆黑而如坤,巽、皆白而如乾之理乎?此恐之,不然,明者察之有未也。凡此乃《易》中至至近而易者,契丈未之,而况其大而深者,又安可容易忽而遽加乎?此熹之所以不敢率言,盖恐其不足以左右者之惑而益其也。幸之,若熹所言略有可信,此以,不敢吝也。(答袁)

喻以南之温厚仁,西北之凝,此《酒》之言也。然本其言,分仁而柔之别,但於其後有於方之,固以仁乎,而之乎可推矣。喻乃不察此,而必欲以仁柔、以。此既失之,而又病夫柔之不可乎、之不可乎也,於是强以温厚柔、凝,又移北之以就南,而使主乎仁之柔;移南之以就北,而使主乎之。其於方位候悉反易之,而其所以者率皆差乖迕而不可合。又使北之、西南之亦皆得其半而失其半。愚於子已具其失矣。盖之,主而主退,主息而主消。而息者其强,消而退者其弱,此之所以柔也。温厚,居南主春夏,而以作事;柔凝,居西北主秋冬,而以藏事。作生,藏,此柔之所以仁也。以此之,、柔、仁之位不然?而彼子之所於仁也柔、於也者,乃自其用之末流言之。盖亦所中之、中之,固不妨自一,但不可以乎此而之。向日妙湛盖禀《易》中卦位理甚多,自有次第,逐各是一面,不可强合一。者是旋次理 , 理 上之,未要下,直待理 得上都透了,又却揭起下理 去。似,不快人意,然累之,都了,却自得多理千差别,各有著,不快哉!若不深、不分前後,成一,合成一,彼此相妨,令人分疏不下,徒自成莽矣。此是平日已之效,不但《易》然也。(同上)

前所仁、、、智分五行四,此是先儒,未可。今者不及之,然大也,或恐前有所未,不可不究其。盖天地之,一而已,分分,便是物,故仁而。然之各分二,故之初木,春,仁,之盛火,夏,;之初金,秋,,之水,冬,智。盖仁之隐方自中出,而之恭敬已於外;之羞方自外入,而智之是非已全伏於中。故其象如此,非是假合附 。 若能 於心,便自可。元、亨、利、其理亦然,《文言》取,尤明白,非今日之臆也。五行之中,四者既各有所,而土居中宫,四行之地、四之主。在人信,真之,而四德之地、善之主也。(五、五色、五臭、五味、五藏、五,其分此。)盖天人一物,内外一理,流通,初隔。若不得,生於天地,而不知所以天地之理;有人之形貌,而亦不知所以人之理矣。故此一切於吾身,比前段尤要紧,非但小小目而已也。

垂喻《易》,又不倦、下不能之盛美,尤切仰。已悉鄙意,别纸具呈矣。此《易》中卦之分位耳,未是吾人切身之事。一愚未合盛意,可且置之而更别向求,恐合自有紧切用功也。(同上)

再辱垂喻,具悉尊 旨。 然本末,初所,只因武陵仁字偶失照管,致有交互,其失甚微。後既仁字去西北方不得,字去南方不得,即就此分明改正,便一事。乃其所短而欲多方作,移“柔”四字以盖其失,所以辨,以至于今而不能定也。盖始者先以文王八卦,而一生於巽,一生於乾,既非《卦》本意矣。其以三乾之方一始生之地,又乖刺之甚者。及既知之,而又以十二卦,一生於乾之上九,一生於坤之上六,遂移北方之柔以就南,使之回仁字於西南而不失其柔;移南方之以北,使之回字於北而不失其,亦巧矣。然其所移者凡二方,而六辰六卦例皆失其主,又更改却古界限,盖不其。而其所就之意,乃不得其半而失其半。盖北方曰凝,而方已温厚;南方曰温厚,而西方已凝也。是非惟不足以救一之失,而其作非,故穿之咎,反有甚於前日者。恐明於此急於求,未及深致思也。欲究其以盛意,又念空言,易差,不免成一,先列定位,而後别以之失及今者次所之意事,有不者,又言,别以附於後。切望虚心平,考而徐思之,若能於此翻然悔悟,先取分明改正“仁”二字,却今所移易“柔”等字一切回元去,如熹新之本位,易成,不,而三才五行、天理人事已各得其所矣。至於文王八卦,熹以卦求之,横反覆,竟不能得其所以安排之意,是以畏,不敢妄之,非以文王後天之而忽之也。夫文王性天合,乃生知之大,而後天之方恨求其而不得,熹至愚,亦安敢有忽之之心耶?但如所,不是因其已定之位、已成之而和之。若使文王之意止於如此,熹固已之,不待深思而病其未得矣。故明之於此尊之至、信之,而所以知之恐有不如熹之深者,此又未易以言道也。至如邵氏以此文王之,所考,然卦以此列於“天地定位”、“雷以之”之後,而其布置之法然不同,邵氏分之以於伏羲、文王,恐亦不理。但未其根源,姑之以俟知者,亦甚害,不必率然肆意立而排之也。又一一耦不能生四象,而二二耦不能生八卦,此一易,又不知老丈平作如何看,而今日有此疑也。盖其初生之一一耦,也。一之上又生一一耦,二者二,而之太、少矣。一耦之上又生一一耦,亦二者二,而之少、太矣。此所四象者也。(四象成,亦分四。)太之上又生一一耦,上爻者三 ,而之乾、矣。(六此。)此所八卦者也。(八卦成,四象皆分八。)是皆自然而生,瀵而出,不假智力,不犯手,而天地之文,事之理,莫不具。乃不之前之《易》,之何哉?之前固己自非是古有此,只是今日以意之,出耦相生次第,令人易矣。其曰前之《易》,乃未之前已有此理,而特假手於明神武之人以其,非前已有此,後方有八卦也。此是《易》中第一,若不此而欲言《易》,何之、挈之裘,直是著力。此可知者道也,目疾殊甚,不能,切幸深照。

第四者,以八卦太而生之也。第五者,八卦之四象也。第六者,八卦之八卦也。再看,有此一,此未答,故及之,熹又禀。(同上)

《易》不知尊意看得如何?前所云二方六卦六辰皆失其所得半失半之,後思之,亦有未。盖徙於北,使失其位而之位;徙於南,使失其位而之位,二方固已病矣。方得仍,然其温厚之仁不得南同相合,而使强附於北方凝之,不却改仁,以去而就,方得。然又恐此理,是方三卦三辰亦失其所也。西方得仍,然其北附南,夫改仁,其亦有所不便,是西方三卦三辰亦失其所也。盖移此二方而四方、八面、十二辰、十二卦一鬼,一物得安其性命之情也。前所禀,殊未及此之明白也。

《易》已悉,若只如此,熹固已深,不待之告矣。所以致疑,正恐明之有所未而力穿,使不得其方盛之地、仁不得保其一德之全,徒,有益。今既未蒙省察,之愈,之愚尚何?意家之,各自家,公之不能使我公,我之不能使公我也。不若自此口不,各守其,以俟羲、文之出而正焉。然以明之,自信之,恐羲、文出,亦未肯信其也。魏公之言:“以望陵也,若昭陵,臣固已之矣。”佛者之言曰:“人知,良遂知;良遂知,人不知。”正此之矣。世事,吾人身在,言之益,此正好容,以慰愁。而枘之不合又如此,是亦深可者,而信乎其道之矣。(同上)

《易》垂示,荷不鄙。然陋之,前已,至斥矣,今何敢有言?但序篇,唯是依理,而不惑於儒臆之,此一要切之 旨。 今以篇中之考之,如《》、《卦》解引《》以春作夏仁,秋冬藏,《卦》解又引温厚之始於北,盛於南;凝之始於西南,盛於北,以仁之分,此於既有据,又合於理之自然,真可不惑於儒臆之矣。但其所以,又必以人恐乾止有而仁,坤止有柔而,故必兼三才以六,然後能使乾居北而冬春之,坤居西南而夏秋之。又必横截各段,以分仁之界,然後能使春居而乾之仁,夏居南而坤之仁,秋居西而坤之,冬居北而乾之。(此非本之,但以鄙意注如此,者之易耳。)其割裂,破碎差,未知於何所据依,而何以於儒臆之也?又案文王、孔子皆以乾西北之卦,艮北之卦,未能洞其所以然,然有明文,不可移易,已矣。今乃云乾位北,是乾之尊使居艮位,不知使艮却居何?此又未知於何所据依,而何以於儒臆之也?又案孔子明言《易》有太,是生,是固以太一、二,而凡有心有目者,皆能之,不待推布算而後可知也。今《太》乃曰“乾坤者,《易》之太”,是以太,而又使之自生矣。未知此於何所据依,而又何以於儒臆之也?至《》解,又太者一之所由起,是又以太之妙一不足以明之,而其序且生所起之一而後再,乃生矣。又未暇其於有据依,是不是儒臆之,而但以前之,已有大相矛盾者。不明之意果何如也?凡此四,熹皆不敢以非以尊怒,但所未,不敢不求教耳。

《同》、邵氏不知《易》之,辨博深,非陋所能。但《同》之本不明《易》,乃姑借此甲之法以寓其行持退之候。每欲之,而不得其,下手,不敢。然其所言甲之法,今所京房占法於《火珠林》者是其。沈存中《》解甚,亦自有理。《同》所云甲、乙、丙、丁、庚、辛者,乃以月之昏旦出言之,非以分六卦之方也。此非明《易》而,然《易》中所不有,苟其言自成一,可推而通,亦害於《易》,恐不必肆排也。至於邵氏先天之,有推本伏羲卦次第生生之妙,乃《易》之宗祖,尤不率妄。或未深,且置而不,以疑。若必以不知《易》,如熹尚何足言《易》,而每提耳之勤也?既荷不鄙,不敢不其愚。其他如“六五坤承”,向亦疑有字,於《考》。而所示十二卦以子、以午,亦所未喻。所引坎、爻位,亦有字。此或只是,皆未暇也。(同上)

慕用之,辱,而倥偬卒,不能少 ,每以恨。近乃所著《易》、《》,又其得之晚而不叩名理也。因 虞 君所疑,初未敢以姓名自通,而明不鄙,辱,所以倒之意甚厚。三以,感慰亡量,不敢以也。盖道之大,而於其文理密察,有不可以毫差者。此之道,所以既言“育物,峻于天”,以形容其至大,而又必曰“三百,威三千”,以悉其至微;而其指示者德凝道之功,所以既曰“致其大”,而又必曰“其精微”也。近世之言道者不然,其大抵全而忌剖析,喜妙而略微。其於所大者似之,而於精微有不察,其所大者亦未易以其全之真也。今且以之,其所明固不外乎一理,然其所指不能同之别。而就其所同之中,盖亦不主、、近之差焉。如卦之所以八者,以耦之三加而成也。而爻之所以三,取三才之象,而非耦所能,此理之一而所指之不同者也。四象之,本卦,以康之主,而七、八、九、六、、西、南、北、水、火、金、木之客。得其主,客之近皆即此而可定;不得其主,而曰是皆一,我欲同而彼自,有不可得而同者矣。此所指之同而不能主之分者也。是皆全而忌剖析之也。至於乾、坤之而不者,人所以形容天地之德,而六十四卦之也。乾之於健而不,又人所以形容天理自然之全而坤之也。所以其健柔之全德,以明人道之妙、者入德之方者,亦云矣,未以其偏而少之也。至於爻,或不免於有戒,然乾九三之危,以其失中也;其得无咎,以其健而健也。坤六五之元吉,以其居尊而能下也;上六之,以其太盛而亢也。是乾之而欲其柔,坤之柔而欲其哉?今未察乎其精微之,而遽指其偏其戒,意若有所未足於乾、坤而小之者,是不亦喜妙而略微之乎?至用九、用六,乃戒其柔之偏者。然亦因其、之象而有此戒,如子之云者,非人意立而强之也。大抵《易》之本卜筮而作,故其必根於象,而非人已意之所。其所戒,亦以施筮得此卦此爻之人,而非反以戒夫卦爻者。近世言《易》者殊不知此,所以其有理而情意,大儒先生有所不免。比因玩索,偶幸及此,私自,以天其衷。而以人人,亦未有深者,不知明以如何?亦草其,今二卦上呈,其他文未者多,未能卒,姑以俟後世之子耳。近又一小,略象梗,并以。妄自《易》而有意於象之者,於此不可不知,外此不必知也。心之精微,言不能。引,想。(答善)

《易》未蒙指教,乃有“易”之,令人。其草略,何足以此?然此二字在易中真不可易之妙。近世《易》者愈多而此理愈晦,非之明,孰能以一言之哉?伏亡已。近略,别寄呈。但《》、《》横,不合,有不可得而者。信乎天地之文非人之私智所能及也!(答善)

承示及新著《易》,卷一,已多。此日萃集,置不下,未及。但所略看,其不能疑者已三。如“元亨利”,文王本意只是大亨而利於正耳,至《彖》、《文言》乃有四德之。今若依而之,此乾卦只合且以推,不於“利”字遽以佐言。且以一木言之,萌芽元,亨,枝强利,子成熟。所成之又可而元,循盖也。若但根命,亦不“”字之意矣。此更於天地大化通察,其曲折未易以尺纸言也。又“大明始”,乃言人大明乾道之始, 程 先生本如此,但《》中言之略,却是《》中有此意。若云乾道自能大明其始,殊言,卒不成文也。大有卦“亨”、“享”二字,《文》本是一字,故《易》中多互用。如“王用亨于岐山”,亦“享”,如“王用享于帝”之云也。字音是中事,故先儒得其大者多不留意。然不知此等不理 , 却枉了限,而卒不得其本,亦甚害事也。非但《易》,凡之,不如此。恨早衰,精力整得耳。大抵只是一,流行即,凝聚即,非直有二物相也。此理甚明, 周 先生於《太》中已言之矣。(答元)

《易》大得之,但一生之卦,本取一而遇五之,今如此亦佳,但更子看,不知能兼此意否?萃卦三句是占,非明萃聚之意也。此是儒《易》之大病,非人焉而明吉凶之意。卜田之吉,特於巽之六四言之。此等有可解者、有不可解者,只得虚心玩味,其所疑,不可强穿也。“成性”、“成之者性”,“成”字同而用。“成性”是已成之性,如言成、成法、成德、成事之。“成之者性”是成就之意,如言成己、成物之。“神之所”“神”同,“神德行”之“神”小。法象通,如此亦得,但不免微有合之病耳。(答潘之)

云,引《大易》生死之,程氏、日月、洪之。熹案:此四者之,初二致,其三、排其一,不知何所折衷而云然?然所三,恐未得其本意也。愚意以不必更於此理,且案下工夫求之,自上,所“未知生,焉知死”。(答李宗思)

云,人《易》,至於神知化、未之或知之妙。熹疑此脉中有病。又云生死之,必不如是之任也。熹“任”二字亦是氏言之,人於死生固非任,亦初不任之病。更以前之。(答李伯)

至於《易》之,因之以形事物之理,大小精粗所不,尤不可以是内非外、求之心之。鄙意如此,故於喻多所未安。(同上)

示喻“”、“玩”之别,想已有成说。兹因下之及,思之,敢布左右。盖《易》有象(八卦六爻),然後有(卦爻之);筮有(老老),然後有占(爻之)。象之也,在理而未形於事者也;各因象而指其吉凶;占又因吾之所值之而焉,其示人也益以矣。故君子居而《易》,既象矣,又玩以考其所之否;而筮,既矣,又玩占以考其所值之吉凶。善而吉者行,否而凶者止。是以之,理,而“自天之,吉不利”也。盖“”者一而,“玩”者反而不舍之也。筮短龟之,惟於左氏元之注,理固有之。但先王制卜筮之法至至敬,虚其心以於鬼神,一,疑二差。故《》曰“卜筮不相”,盖此也。之欲立姬,以理之,不待卜而不吉可知。及其卜之不吉也,亦深切著明已矣,乃不其私意而筮之,是以私心主而取必於神明,有感通之理哉?此所以筮之吉,而卒不免於凶也。今不推其所以於鬼神者之不不一,而遽欲即此以校龟筮之短,恐未免乎易其言之也。理一而已矣,其形者之器,其不形者之道。然而道非器不形,器非道不立。盖亦器也,而所以者道也。是以一一,不息,而人指示以明道之全也。此“一一之道”之也,不明以然否?(答丘子野)

《易》大多《蒙》相出入,但後旁通,亦有功,俟更徐考奉。然既知其取,自不必深究,王嗣所“或值,而所取”,此一言切中事理。中亦有之,後便寄也。向在玉山道,徐彦章龟,故卦中言龟皆有象,如之“龟”,、益“十朋之龟”,以其卦,而通似也;六爻,自二至上,益自初至五。此其求之巧矣。然取龟,而取於;、益但言其得益之多,而亦不於龟矣。今乃不其所以得益之故,以求益之方,而必其龟之所自,亦可枉心力矣。(答林久德)

《易象》似未,所小、中孚,先儒之却似未也。(答林至)

所《正蒙》大 旨, 恐失之太容易。夫道之致,物我固一矣,然物我之之?盖天地鬼神、幽明、本末精粗不通而一也。《正蒙》之 旨 不外是,然言之已多矣,《正蒙》之作何乎?恐反研究其,求其所以一者,而合之於其所一者,必而之至於而必合,寸寸而度之至於丈而不差,然後得也。《孟子》曰:“博而之,以反也。”正是。今之未博,之未,而遽欲一言探其致,是未分而臆料石,分寸不辨而目丈引,不惟精粗二致,大小殊,非所一以之者,愚恐小差而大生,所石丈引者,不得其真矣。(答江彦)

:“侯氏曰:‘消息盈虚,神明,皆是理也;吉凶悔吝,柔化,皆是物也。'恐分明。愚是者皆物也,而有理存焉。又曰:‘以言之曰道,以乾坤言之曰易,通乎上下曰。'夫道非也,所以一一者,道也,程子固言之矣。《》止曰乾坤其易之、易之,而易乾坤,非也。且既以通上下矣,而又曰:‘天地,斡旋造化,役鬼神,乾坤,物由之以生死,日月由之以晦明者,也。'是者乃一作用之物,有似乎《符》之云者,而不可之通上下矣。既以鬼神形而下者而非矣,又曰‘内外、幽明,故可格而不可度射',如此,《》云‘之格思',而不言‘神之格思'也。凡此自相矛盾,有不可者,不如何?”答云:“看得是。”(答人)

示及《易》等,不所,不敢卷。累承喻及,必欲强,使同其,隐之於心,有未能安者,遂不敢奉。今承,欲成而不出姓名,以避近名之,此掩耳偷之何?不知者所何故日邪僻,至於如此?夫天下之理,唯其是而已。若是,出名何害?若不是,不出姓名何益?若如所“乾坤”二字,乃是一部《周易》突了,能使《易》通著明乎?若曰人人三而之,此尤不揆之言。如所“乾坤”字,恐自家未三在,如何敢此大口耶?元用封,拙直之言,於此,今後不敢命矣,千察。(答江)

所示,《孟子》大意佳。其亦有少未合,徐未晚也。但《易》愈乖戾,三然。因慨念里朋友清素朴,刻意,世病痛,未有如德功者,所以平日私心常慕,思有以分者。亦荷德功不鄙,三年,所不合,加以鄙性,排斥所不至,而下之意愈勤不懈,此在他人,亦能及?然自至今,日愈而所愈、所愈僻,孜孜,日夜忙,不暇平心和,合彼已同之,反覆,以求至之,而徇己意,出新,以求己之,以至於展支、日益乖而不悟,不知用心,何故至此?使人更不可,但恨而已。今且示而其一二言之。如既曰“乾,健也”,而又曰“能其健之乾”。若乾本是健,即别此健者;若更要得此健方之乾,是乾在健外,以此合彼而後得之乾也。又如“无首”,乃用《程》无妄六二之,於理不,然安不是地,全然不是文理,又且岐而二,互相矛盾。盖乾物之始,故天下之物不之以始,但其六爻有而皆,故有“无首”之象。而君子之,恭卑,不敢天下先耳。非可天德而不可首也,又非乾不首也。可天德而不可首,不成文理,可言者。若曰乾不首,物何所始,而又使之首乎?且《程》之,人不可以私意造始,故之戒耳。若乾之始,乃是天理自然,非若人有形心思而能以私意造始也。此二者,其失甚不。原其所以失之,大抵只是日前佛玄妙之尚在,故以理外,以事粗,而必以心法主。然又苦其《大易》面不同,至杜撰合,所以欲高而反下、欲密而反耳。此是理本原大差,不但文之失。然在今日,德功病痛尚是第二,却是日用之,自己分上更不下功夫,而日夜之力,以穿附 之,此是莫大之害。正使撰得都是,亦用,不得力,其乖戾日甚一日,不枉工夫,虚度光,不惟益而反有害乎!(答江)

程氏《易》

《程》艮卦云:“人能使天下治,非能物作也,唯止之各於其所而已。”此矣。至“艮其背”“止於所不”,却恐未是。《彖》自得分,曰:“艮其止,止其所也。”上句“止”字便是“背”字,故下文便之云“是以不其身”,更不出“艮其背”也。“止”是所止之。下句“止”字却是“艮”字,“所”字是“背”字,盖止於所止也。“所”即至善之地,如君之仁、臣之敬之。“不其身”,是於己。“不其人”,是亦不人。己人,但是此道理,各止其所也。“艮其背”是止於止。“行其庭”是止於。故曰:“止止,行行。”必大:“如何是‘不其人'?若舜、禹有天下而不,是否?”先生曰:“近之。”曰:“未似。若《》所‘百官,金革百之,水曲肱,在其中。皆在人,其一事',却是此象。大看《易》守《彖》、《象》、《文言》。人得精密平易,後人看得不子,好自用己。不若虚心去熟看,便自。如乾九五《文言》云:‘同相',至‘物',夫子因何於此句?只是‘在天,利大人'。‘'字分明是‘'字。‘人作'便是‘在天',‘物'便是人之。如占得此爻,利於大人。九二‘在田',亦是在下德已著之人,未世用,然天下已知其文明,利亦是他人利於之,非是二五爻自利相。凡《易》中‘利'字,多占者。盖是活人方有利不利,若是卦,何利不利之有!如屯卦‘利建侯',屯只是卦,如何去利建侯?乃是占得此卦者之利。文公占得此卦屯、豫,皆有此,果能得。若常人之,亦下,自有主宰底道理。但古者 卜立 君,卜大,卜大封,是事重者,故爻以其重者言之。”必大:“屯卦何故‘利於建侯'?”曰:“屯之初爻以下,有得民之象,故其爻下之云‘利建侯'。”必大又:“何以得爻所占之事相?”曰:“自有此道理。如今抽者,亦多所占之意相契。”先生又曰:“何以得《易》占筮之用?如‘王用亨於西山'、‘王用亨於岐山',‘亨'是‘享'字,古多通用。若人君欲祭祀山川,占得此爻吉。‘公用亨於帝吉',侯占得此卦,利於朝天子耳。凡占,筮若爻占意相,即用爻之。一占病却得‘利建侯',又别有卦上。”正淳:“二、五相、不相如何?”曰:“若得爻,所祈望之人、所祈望之事皆相,如人臣即有得君之理。不相亦然。”又曰:“昔敬夫魏公占遇暌之蹇,六爻俱,二卦名自是不好。李翁之曰:‘用兵之人亦不得用兵,和之人亦不成和。暌上卦是,甲胄,戈兵,有用兵之象;却坎,坎,也,有阻在前,是兵不得用也。口舌,又也,是和之象;却艮,艮,止也,是和者亦必成。未,魏公既,思退亦,皆如其言。”(必大)

“‘不耕,不',如《程》之,云‘不耕而,不而'乃可。又如‘言无妄之',盖要去理上,故如此。《易》之六爻只是吉凶之,至《彖》、《象》方理。六二在无妄之,居中得正,故无妄之吉。其曰‘不耕,不',是四事都不做,都不作,亦自‘利有攸'。《史》‘无妄'作‘望',是此。必大若以‘望'即‘望'之‘望',非‘妄'之‘妄',有所望即是‘妄',但‘望'字得,‘妄'字得深。六三即是‘无妄之灾,或之牛,行人自得',何邑人事?而‘邑人之灾'。正如俗云‘家坐,天上'耳,此亦是古。如‘在天,利大人',占得此爻者,利於大人也。然吉凶以正,有得凶而不可避者,、困、死亡,却非悔吝。故横渠云‘不可避凶吉,一以正'是也。又如占得坤六二爻,是自己‘直、方、大',方爻相,便‘不无不利'。若是自己不‘直、方、大',却反是凶也。如春秋南蒯占得坤六五爻,以大吉,示子服惠伯,惠伯曰‘忠信之事可,不然必'一段,得好。盖南蒯所占是吉爻,然所却不‘黄裳',却是大凶。”(同上)

大凡一爻,皆具二。吉者,苟不如此凶;凶者,苟不如此吉。如“同人于”,是自出去人同,无咎。若以人欲,凶。其亦自有分破者,如“人吉,夫子凶”,“咸其腓,凶,居吉”,“君子得,小人剥”,又“需于泥,致至”,又更不决吉凶,夫子方於其下破云:若敬慎,不。此又一爻中具吉凶二之例也。如小“以凶”,若占者得之,更可避之理,故《象》曰“不可如何”也。(同上)

:“《易》中交易、易之,如何?”先生曰:“交易是交於,交於,是卦上底,如‘天地定位,山通'(云云)者是也。易是,,老少,老少,此是占筮之法,如夜寒暑屈伸者是也。”又:“人仰俯察,天地耦自然之,於是一以,所以象,以耦,所以象,恐於方之形得否?(或云以天是底,只是一物事,地便有陷分裂否?)”先生曰:“也不特如此。天自是一,地自是二,凡物皆然。盖天之形包乎地之外,而其透乎地之中;地是一物事在天之中虚,容得天多。”或引先生注《易》“一而,二而虚”。曰:“然。所以《易》中言:‘夫乾,其静也,其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也,是以生焉。'静、直、大生,都是一底意思。他物事大,然,只是一大底物事,故曰‘大生'。地静翕,便是物事。其翕也,是之聚;其也,是之。他中,容得那天之,所以‘生'。”又曰:“自是不可盈,只得一半,方做得一。”又曰:“伏羲‘之文地之宜',那未有文字,只是仰俯察而已。想得人心子,察得出以羽毛之微,想人也察得有。如今人心粗,如何察得?”或曰:“伊川,曰察此可以卦,便是此象。”先生曰:“就一端上,亦可以耳。而今凡是草木禽,不有。脊上有三十六(),有八十一(),不,必有之。又龟背上文,中五,各插四,共八,八之外,周共有二十四者,二十四也。如此。又如草木之有雌雄,如杏、桐、楮、牡麻、竹。曰男生必伏,女生必偃,其死於水也亦然。盖男在背,女在腹也。”又云“子撰《太玄》云‘虎之文察之理。'二十八宿也。”(吕)

:“坤六二,人取象,何故得恁地大,都坤德不相似?”曰:“如何得不相似?”曰:“以反之,直、方、大者,皆非之也。”曰:“坤六爻中,只此一爻最重。六五居尊位,然却是以居。六二以居,而又居下卦,所以如此。”:“坤之,恐似此,只是理,不是柔之。”曰:“也是柔,只是他都有力。乾行健,固是有力;坤柔,亦是然恁地。不是柔弱放倒了,所以人亦:‘坤至柔而也,至静而方。'”:“‘乾以易知,坤以能',《本》云:‘乾健而,故以易而知太始;坤而静,故以而作成物。'若以者分上言之,然大公者,易也;物者,也。不知是否?”曰:“然。”曰:“乾之易,致知之事也;坤之,力行之事也。”:“恐是下文‘易易知,易',故知其所分如此否?”曰:“他以是而能知,故人亦以是而知之。所以坤之六二便只言力行底事。”(道夫)

先生看《易》如何,云:“只看程《易》,其只就人事上,非日用常行底道理。”先生云:“《易》最看,要人初作《易》之意。且如泰之初九‘拔茅茹,以其,征吉',其引也,都不正引,而云‘拔茅',何耶?如此之,要思量。某之《蒙》自得分,且去看。”因云:“某少看文字,凡有得合道理底,旁搜取,必要看得他透。今之者多不如是,如何!”退看《蒙》,晚侍坐。云:“向者看程《易》,只就注上生,却不靠得《易》看,所以不得人作《易》之本意。今日看《蒙》,方得人一部《易》,皆是假借虚之。盖天下之理,若正出,便只作一件用;唯以象言,卜筮之,看是甚事,都得。如泰之初九,若正作引,便只作得引用;唯以‘拔茅茹'之象言之,其他事此者皆可也。《蒙?警》篇云:‘理定既,事尚虚,用始有,本。'便得《易》只是虚之,看事如何耳。未知如此得否?”先生之。因云:“程《易》中有甚疑,可更商量看。”:“坤六二爻,《》云‘由直方而大。'切意大是坤之本,安得由直方而後大耶?”先生曰:“直、方、大是坤有此三德。若就人事上,是‘敬立而不孤',非由直、方而後大耶?”(潘)

且如子善向看《易》,竟不熟。如此,何得 洽?(同上)

《易》云:“其他,先因其事,方有其文。如《》云、舜、禹、成、伊尹、武王、周公之事,因有多事,方到;若事,亦不到此。若《易》,是空底物事,未有是事,先是理,故包括得多道理。看人做甚事,皆撞著他。”又曰:“‘《易》,思也,也。'《易》是情底物事,故‘寂然不'。占之者吉凶善事著,乃‘感而遂通'。”又云:“《易》中多言‘正',如‘利正'、‘正吉'、‘利永正'之,皆是要人守正。”又云:“人如占得一爻,是反身,果得道否也?坤云六二‘直、方、大,不无不利',看自家能直、能方、能大,方能‘不无不利'。凡皆此。”又云:“所‘大',如而不,而不,而不,皆是。”又曰:“如坤之初六,知履霜之,要人恐修省。不能恐修省,便是。《易》大欲人恐修省。”又曰:“文王《》,本只是人占底。至孔子作《十翼》,方‘君子居其象而玩其,其而玩其占'。”又曰:“夫子《易》常人不同,是他中洞柔、吉凶消、退存亡之理,其《易》即就中出道理。”味道:“人於《文言》,只把做道理?”先生曰:“有此便有此理。”又:“《文言》反覆,如何?”曰:“如言‘勿用,在下也',又‘勿用,下也',只是一意重叠。伊川作意未。”(同上)

程《易》如何看,先生曰:“且只恁地看。”又:“程《易》於易之《本》如何?”先生曰:“程《易》惟是不《易》文,只道理好看。”又:“乾繇下云:‘人始八卦,三才之道矣。因而重之,以天下之,故六而成卦。'此,却是人始八卦,每卦便是三,人因而重之六。似邵子一生,生四,四生八,八生十六,十六生三十二,三十二生六十四,六不同。”先生曰:“程子之意,只云三上成六,八卦上成六十四耳,邵子。康此意不曾程子,程子亦不及之,故一向只他所去。但他人始八卦,不知人八卦,先甚卦,此便他不得。”又:“《蒙》所:‘自太而分,太固太,固;自而分四象,又太,而四象又。'以至四象生八卦,推去,莫不皆然。可一物各具一太否?”先生曰:“此只是一分二,如此,以至於,皆是一生耳。”因:“《序》所‘自本而,自而支',是此意否?”先生曰:“是。”(董)

:“《易》中也有偶然指定一件事言者,如‘亨于岐山'、‘利用征伐'、‘利'之是也。”先生云:“也是如此。亦有兼譬喻言者,如‘利涉大川',行船之吉占,而大事亦如之。”

(《文公易》卷二十三 王天宗标点)

《文公文集》做“上”。

《文公文集》做“横 ”。

《文公文集》做“二”。

《文公文集》做“款”。

原缺“ 答江 ”,据《文公文集》补正。

文章出处:周易研究中心
文章作者:朱熹

中国易学网http://www.zhouyi64.com——中国周易研究应用第一平台!
站长QQ:1318932802 周易研究与应用交流QQ群:216461253
邮箱:chinazhouyi@163.com 京ICP备10001008-2号 公安备案号:1101010200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