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动态
领导参阅第10期|苏州园林与易道
来源/作者: 苏州太湖书院 发布时间:2020-11-19 14:04:39
苏州园林与易道
丘亮辉 李 威
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建造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东方传统文化和哲学的物质载体,其精巧的土木营构和艺术表达之中蕴含着易道精神、美学意境及生命情怀,呈现出理性与感性的交织和哲学意韵。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人建造私家园林的集大成者,数千年延绵不断发展至今,构成了多彩的营造法式、美妙的造园艺术和神秘的易学风水术三位一体的中国营造艺术构架。是世界上唯一从远古发展到今天没有中断的、统一完整的独立建筑体系。
新时代苏州园林全面承传与创新的发展道路是全新的问题。园林作为文化现象,一般比较重视看得见的物质文化的承传和创新,容易忽视精神文化的承传和创新。殷瑞钰院士在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园林承传和创新的工程哲学问题,本次会议又提出园林美学问题,都是从现代哲学和科学观念讨论苏州园林精神层面的承传和创新问题。受到启发,本文试图从易道包括现代易学和现代风水、易道美学等方面来分析苏州园林精神文化方面的承传和创新问题。
一、易道文化是苏州园林营造的理论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五千年中华文明不能丢。如果传统文化专指儒、道、释,最多是两千五百年的文化,而纵观人类文化的历史,唯有易道是诞生于五千年以前的完整文化体系,经历原始文明、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乃至信息文明而不衰,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影响之深、涉及面之广都是无以伦比的。从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发展变迁史来看,易道作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传统思想文化体系的主干和原创性结构基础。它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层次和行为方式,构建了传统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社会伦理、政治军事、天文地理、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主体结构。
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中国古典园林被公认为是历史悠久、风格鲜明的独立系统之一,它能保持自我个性并长期流传,和它从构思设计、整体布局到细节装饰都与易道中所蕴含的象、数、理、占等方面的观念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理念完全可以用易道哲学加以阐释。我国现存较早的建筑专著《营造法式》,作者李诫在其序言中开篇就引《周易系辞下》和《大壮》卦为经典依据。
周易是一个有机的、完善的思想体系,其卦爻象数模式是通过爻位关系的变化为基础,以据比、应、中、承、乘为原则,从时间、空间条件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象数原理,体现了宇宙万物间息息相关的整体理念。成为古人法象天地的媒介和认知宇宙规律的工具。象是基本的构成元素,数是这些要素的根本联系和逻辑构成。阴阳、五行、四方、四时,构成时空合一的思维模型,衍生传统建筑环境观,古人除了利用象数原理对环境进行选择以外,还对环境进行改造,这是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思想精华。易道强调天、地、人三才统一,认为人应效法天地,同时强调“圣人成能”。在“天人合一”的易道哲学理论影响下,古典园林艺术产生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源于自然,崇尚自然,并且以前者为重心。晚明计成所著《园冶》对文人营造园林的理论思想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准确地概括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古代造园的追求目标和风格特点。“人作”、“天开”两者本是矛盾,同时处在对立面状态,要如何统一起来?必须符合自然法则、按照自然规律去规划,不论是园林总体的布局规划还是局部中的掇山理水,都当是“师法自然”。可以说,易道思想是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天象地构建思维的理论依据。
在方法论上,易道以风水学说的形式指导造园实践。风水是易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林营造法式绕不过去的理念。风水文化的本质是根据自然界的形、势来确定我们建设的格、局,是实现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一种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理念。
风水文化产生的背景是人类求生存、求健康、求愉悦、求发展的需要;古代科学、技术和工程知识提供满足这种社会需求的可能;加上心理的因素、风俗的习惯和生活上尚不能解释的神秘主义,建构了风水文化。
风水文化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古代的周易阴阳哲学文化,天文、地理、水文、地质、中医等科学文化,以及心理文化、风俗文化、巫术文化等等。现在的任务不是全盘否定或者全盘肯定风水文化,而是反对其中的巫术文化,建设现代的风水文化。建筑风水的概念和住宅环境联系起来,而不是和财运、官运拉扯在一起,符合反对迷信和建设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水文化的大方向。
风和水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生存的两大要素。“风水”这一概念先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本是疾病的名称。涉及为死去的人选择墓地的“风水”概念,则先见于晋代郭璞所撰《葬书》:“经曰,气乗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所以,风水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物质,而不是虚无缥缈主观概念。
风水的古典著作浩瀚繁杂,中国科学院科学史研究所杨文衡研究员较早地从科学的角度出版《中国的风水》一书。郭彧辑录了四库全书里的风水著作,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挑选了十篇有代表性的古代著作。《宅经》(又叫《黄帝宅经》),承继汉唐古老传统,将住宅分为“阴宅”和“阳宅”;《葬经》首次提出“风水”的概念,教我们慎重选择阴宅以便荫及子孙;《撼龙经》具体分析寻龙捉脉之法,指导怎样选择聚气旺财之地的;《催官篇》强调以风水助官贵;《雪心赋》详论五行生克、吉凶互易的;《博山篇》深入辨析龙、砂、穴、水、明堂等风水要素的向背对人福禄造成重大影响的;《葬经翼》把中医里的望、闻、问、切诊断流程移植到风水理论中的;《水龙经》明代专论水龙各种形态以及吉凶取舍;《八宅明镜》 阳宅风水八宅派代表作;《阳宅十书》清代阳宅理论集大成的代表作。
《葬书》的主要议题就是如何“得水(利)藏风(害)”简称为“风水”。 “风水”又称“堪舆”,还有“卜宅”,“相宅”,“图宅”,“青鸟”,“青囊”,“形法”,“地理”,“阴阳山水术”等等别名。东汉.许慎曰:“堪,天道;舆,地道。”可见“堪舆”实为“天地之道”。
许多中国传统建筑和居住环境,从建筑物的方位到布局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大都是按照风水理念来“堪舆”(观天象,相地理,把握来龙去脉)的。宋朝罗大经在其著作《鹤林玉露》中曾经指出:“古人建都邑,立家室,未曾不择地者。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造阖闾大城,即今之苏州城。”古人试图通过人为的调整环境以保持人与自然的调和,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枕山,环水,向屏”的模式。而他们通过“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等四个环节,对地质水文、生态、小气候及环境景观等、择吉建造理想居所。因山可挡风,水可取用,两者的结合处最宜于居住。所以古人认为:“风水必求山水之相向,以生地中之气”。作为古代的一种实用技术,风水历来深受统治阶级与普通老百姓的重视,历朝国家机关均设有官员在风水上进行把关,《大清会典》载有“凡相度风水,遇大功营建,钦天监委官,相阴阳,定方位,取吉兴工,典至重也”。制度化的运作框架,风水思想在古代城市建筑中得到充分的应用。被后世推为风水大师的郭璞曾经帮助整理过南昌城的风水格局,这里有长江巨湖为之浸,有灵岳名山为之镇,襟带江湖,控引荆越,山川灵秀,山水秀怪,形势雄伟。南界五岭,北带九江,东南水陆之会。有诗赞:“南昌城郭枕江烟,漳水悠悠浪拍天。前瞻叠嶂千重阻,却带惊涛万里流”。被后人奉为形势宗鼻祖的杨筠松曾指导赣州城市选择与建设,也留下诗赞“章川贡川结襟来,梅岭桂岭来朝宗”的山水特色。纵观古代城市建筑,大体都是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因而构建了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山水城市,使这些地方成为人居的理想寓所。苏东坡“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中有五亩田,花竹秀而野。”便可领略他愉悦欢快的心情,浓郁的诗意,“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苏州园林是易道美学的造物实践
宗白华教授在《美学散步》中认为《易经》包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他说:“《易经》有六个字:‘刚健、笃实、辉光’,就代表了我们民族一种很健全的美学思想。《易经》的许多卦,也富有美学的启发,对于后来艺术思想的发展很有影响。”中国古典园林营造艺术作为带有审美属性的造物工程,其所有者和建造者,往往是对易道哲学思想和中国各种传统艺术有深厚的修养和造诣的“儒生”或“仕大夫”阶层,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园林艺术,是易道美学的集中体现。易道的完备精微,使它的美学思想深遂浩翰。它讲求阴阳辩证,追求自然,崇尚和合,通过观物取象的美学表达形式,实现了中国园林营造使自然、哲学、与艺术美达到了高度的融合。
1、阴阳辩证之美
易道反映了古人对事物阴阳矛盾相互对待的认识。庄子在《天下》篇中说“《易》以道阴阳。”是对易道的阴阳辩证思维最概括的说明。阴阳之间相互对待、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对立统一中产生无限变化,营造出动态平衡的现实世界。由此产生的如有无、虚实、繁简、刚柔、动静、曲直、大小、浓淡等古代美学范畴,都成为中国艺术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对后世艺术的辩证思想有所启迪。万物负阴抱阳,中国古典园林中存在着诸多辩证统一的处理手法。比如说“有无相生”,严家花园通过景墙划分庭院的春夏秋冬不同的空间,此时景墙为“有”;当景墙上开月形敞门时,则“有中生无”;透过月形敞门,远景借入,又“无中生有”,形成了远近相映、由小见大的独特情境。
“半藏半露”、“欲显先隐”。皇家园林规模大,开门见山,一览无遗。但苏州文人园林建筑讲含蓄,避免“一览无遗”。拙政园腰门及其外的黄山石,在园的前部形成屏障,景深莫测;留园入口虚实变幻、明暗交替,引人步步深入;狮子林中的卧云室,高大的楼阁建筑,却不以威严为重,而是建在怪石林中,松柏蔽天,仅露楼之一角,平添了“深山藏古寺”的清幽。
“疏密相间”、“虚实结合”,都是易道阴阳辩证思想在园林美学中的重要体现。另值得一提的是文人园林中黑白色的运用。与皇家建筑和园林不同,黑白色是文人园林建筑装饰的主基调。苏州园林中不管是拙政园、留园还是网师园、沧浪亭,不管其内建筑尺度大小,皆为白墙黑瓦。易经《贲卦》说:“上九,白贲,无咎。”王弼《周易注》贲曰“处饰之终,饰终反素。”这极简对立的黑与白,正可以说是易道美学的最好诠释。
2、追求自然之美
中国人自古注重和追求自然美向社会美的过渡与转化,其根本目的在于达成人与自然的平衡统一。中国传统园林从以计营造,意境相生与境外之美,自景、意、境交融的审美,深入到“天人合一”的精神传承与人文思想,最终体现出对“易道”之境界的追求,正是计成在《园冶》一书中高度概括出的“宛自天开”的中国传统园林营造的最高审美追求。造园活动亦可称“山水之道”,筑池堆山,在春秋战国已初见萌芽,至汉时已形成“一池三山”的模仿。中国传统园林建筑长于从自然中捕捉社会伦理,抒发情怀。将园林当作沟通人与自然的桥梁,并以“法自然”为营造原则,园中有景,景中有园,达到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的统一,从而形成了中国园林的基本理论。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苏州古典园林采用的是内外互映的造园思想,虽小巧玲珑,但经过人工提炼和艺术化的创作,师法自然,也更高于自然,达到“天然浑作”的效果,可以说是中国园林审美的巅峰。
除了追求自然之形,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者们还追求自然之变。引入季节、天气等变化中的不同景象,造成时空交融的氛围。以季候交替所产生的园中景致变化突出、强化园林的“自然”之感,如拙政园的留听阁“留得残荷听雨声”,留园中“闻木香轩”赏秋季桂花,留园“佳晴喜雨快雪”亭看春雨冬雪。有意营构春夏秋冬之景,置身其中便会产生对生生不息的宇宙和时空不同体悟。
3、崇尚中和之美
易道的特色集中表现为有机整体论的“和、合”宇宙观念。“和而生物,同则不继”;“‘和’,故万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用现代美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统一”、“和谐”、 “整合”、“有序”,这些都是形式美的基本条件。
中国建筑尺度、比例、体量等建筑形式均衡美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和”的意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不停留在感受印象的模仿性再现,更重视对宇宙万物的结构、关系、功能的再现。“地也者,石为之骨,川为之脉,草木为之毛皮,土为其肉也。”他们不仅认为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 而且认为天地运动往往直接与人有关(天人感应),而人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天人合一)。代表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都把怎样使自己的生命和宇宙万物融为一体作为最重要的命题来研究。
中国庭院建筑类型中,宅院中,主次分明,前宅后园;既宁静又安全。民居一般不刻意追求形象上的气派和辉煌,而是需求一种容“天时、地利、人和”为一体的气氛,一种亲和感;联锁成片的古朴院落,开合变通自然伸展的胡同街巷,倾注了人们对自然的依恋和尊崇,展现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些都是苏州园林的奥妙。
4、“立象尽意”之美
《系辞下》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提出“设卦观象”、“立象尽意”的原则,古人通过对自然社会各类现象的观察,以形象思维的方式,对目标进行分析、概括、归类,从而形成某种范畴,最后用卦爻符号及文字系统进行取象比类的思维活动。
易道中“立象以尽意”虽是为说明“象”与“意”的关系而提出的,却对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刘纲纪《周易美学》指出其“首先是使中国美学把美与艺术的问题同‘象’的联系起来了”,并由此产生了“意象”与“意境”这两个重要的美学概念。渗透于古代各个门类的艺术理论中,包括园林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本身就是“观象制器”的结果。其所观之“象”即是自然山水。正如计成所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自然山水为范本,内化于心,创造出匠心独具的园林。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范畴,是各个艺术门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说“明清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是园林意境的创造和欣赏。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在园林艺术、园林美学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意境的内涵,在园林艺术中的显现,比较在其他艺术门类中的显现,要更为清晰,从而也更容易把握。”可以说,易道中的象思维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追求意境、重视景物的象征意义提供了理论根据。
三、构建当代园林营造理论
1、时代呼唤当代园林理论的产生
中国建筑文化由于历史原因,其发展一度出现反复甚至中断。长期以来,人们苦于找不到系统的中国古代建筑理论。春秋末期的《考工记》中仅有数篇记载;两部历史地位显赫的建筑巨著——宋代《营造法式》和清代《工部工程做法》是官式建筑施工方面的专著;有关园林的书籍更不多见,大多数是笔记形式的记录甚至片言碎语,不显重点,不露全面,不够系统,直到明末计成著《园冶》,才算有了具代表性与完整性的古代园林学专著,备受后人尊崇。
我国古代典籍众多,为何直到明末才出现一部园林专著呢?计成在书中道:“构园无格”。意指造园易道阴阳变化无穷,没有固定不变的成法和格式。为《园冶》题词中的郑元勋解释称:“造园因人、因地、因时而各有‘异宜’,又无既定的法则可以遵循,所以不可能有专著流传下来。”这个解释显然并不可取。构园无格,但有其道,这个道就是易道文化。也是计成能够集数千年中国园林之精粹,引典、考据、论证,构成系统性理论的原因所在。
但显然,光有《园冶》是远远不够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全球文化融合趋势,如何保持自身传统建筑中的特有品性?传统理论与现代文明、个体价值与普世理念如何在当前的文化的冲击下共融、共进?如何在现代科技浪潮下带动园林文化的发展?中国当代的园林设计及理论也迎来机遇与挑战。
时代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传统建筑理论,探索与现代建筑文化的结合,引入唯物辩证法和工程哲学的理念,提高对中国建筑的理论研究的自觉地、有意识地造性地探索与发展适合当代社会的中国传统园林营造的的理论。
2、新时代苏州园林的承传和创新的发展道路
园林作为兼具实用功能和审美追求的人工造物,其建造理念具有独特性。其工程建造者即要有实现古典园林精神追求的易道思维,又要有追求集成优化安全高效的工程思维,同时要兼具追求想象表达审美的艺术思维。
没有易道文化的当代园林构造理论,就失去了园林精神和中国特色。古代中国的确是把建筑以及园林构造置于易道文化的系统中来经营的,并不仅是阴阳五行、风水理论,而是包括在整个象数理占的大框架之下。中国教育界建筑学专业基本上都是以西方建筑教育为主要内容显然是不够的,不仅仅是园林专业,中国建筑专业都需要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生存发展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中去理解中国古典园林营造哲学,熟悉传统建筑形成发展中的物质精神文化环境和其时代哲学思想;每个时代的易学及其哲学,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反应了该时代的精神面貌。相应的每个时期的易学和建筑都有自己的历史特点。揭示历代易学与古代建筑内在联系,使中国建筑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失其本身,不至丧失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思想的精髓与神韵。
没有工程哲学的指引的当代园林理论不能够与时俱近,适应当下社会发展。当代建筑技术、材料、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临着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传承发展的难题。人们更倾向于一种既与时代相印合,又能实现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建筑风格。而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需要提倡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工具,运用工程哲学的理念,探讨传统园林营造理论在建设当代文明的可能性及其途径和方法。
总之,构建新时代中国传统园林营造的的理论,寻找新时代苏州园林的承传和创新的发展道路,要用现代易学文化和现代工程哲学理念实现传统园林理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最古老的易道哲学和最新的工程哲学理论融会贯通,这对当代园林研究者来说,是极大的考验,还需要易学界、工程界、与园林专家学者和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任重而道远!
文章来源:苏州太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