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动态
注:该文集系杨景磐先生所著(北京三式乾坤研究院名誉院长),为《中国历代易案考续》一书选载内容,特约独家授权中国易学网www.zhouyi64.com对外公开发表,旨在进行学术交流,欢迎广大读者及易学同仁共同探讨。相关评论文章投稿联系电话13621280499杨老师。(如转载以下文章内容必须注明“原创作者:杨景磐,文章来源:中国易学网www.zhouyi64.com”且不能用作商业目的,否则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行为!特此申明。2020年10月28日)
《中国历代易案考续》选载(一)
晋孝武母李太后一案
《周易筮述》:
晋孝武母李太后,本出微贱,少遇筮者为作卦,值颐四爻,曰:“当生贵子,而有虎厄。”后入宫被幸,生二子。孝武立,尊李为太后,服筮者之验,而怪有虎害,且生所未见。乃令人画作虎,因以手打虎戏,便患手腫痛,遂以疾而终。
晋孝武帝司马曜生母李太后原名陵容,出身于贫寒之家,入会稽王后房做纺织工,因扈谦之筮和相者辨识(见前扈谦案),被会稽王司马昱临幸生孝武帝司马曜和会稽文孝王。司马曜继位皇帝后,李陵容被封为太后。当李陵容年少时,有筮者为她占了一卦,得到颐卦,六四为变爻,筮者解占称,李陵容以后能生贵子,最终会因虎出现灾难。李陵容为太后后,非常钦佩当年筮者的话,说她能生贵子,已经应验了。而说她会有虎害,她从来未见到过老虎,于是就令人画了一张虎,贴在墙上,用手打这张画虎为戏,结果手肿痛起来,因患此病而丧命。
此案本卦颐,六四为变爻,即颐之噬嗑。本卦颐上艮为少男,下震为长男,二子之象。动爻六四爻辞中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之句,由此得出“而有虎厄”的断语。原断辞中“当生贵子”,实际李陵容的二个儿子一个当了皇帝,一个为王,皆主特贵,是怎样在卦爻之象中推断出来,有待进一步考证。
阮孝绪二案
阮孝绪(479-536),字士宗,南朝梁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隐居不仕,人呼为“居士”。梁武帝萧衍普通年间,阮孝绪博采宋、齐以来公私图书记录。编成《七录》一书,总结了前人目录学的的成就。死后门人私谥为文贞处士。《南史》、《梁书》皆有传。
(一)
《周易筮述》:
建武末,青谿宫东门无故自崩,大风拔东宫杨柳,或求阮孝绪筮之,遇巽初爻,曰:“巽者木也,齐为木行,巽乃木位,初爻变乾,木受金克,故东门自崩,齐其衰矣。”
南朝齐明帝萧鸾建武四年(公元497年)岁次丁丑,建康(今南京)青谿宫东门忽然崩塌,东宫门外杨柳树被大风刮倒,有人因此事求阮孝绪占卦问所主吉凶,阮孝绪占得巽卦,初六为变爻。阮孝绪解占说,巽卦属木,齐朝为木德,五行也属木,东宫为木位(这些皆与木有关),巽卦初六为变爻,其下卦则变为乾,乾属金,金克木,表示齐朝将走向衰败,又将改朝换代了。历史已证明,此后三年,萧衍推翻南齐政权,建立了梁政权。
《梁书·阮孝绪传》对此案记述如下:
初,建武末,清谿宫东门无故自崩,大风拔东宫门外杨树,或以问孝绪,孝绪曰:“清溪皇家旧宅,齐为木行,东者木位,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为什么“齐为木行”?此本为战国时代邹衍建立的五德转移学说。邹衍以金、木、水、火、土五行配于各个朝代,认为改朝换代就是五行之德的相生、相克和终始循环。后世依据邹衍之说,每改朝换代之初,即确定本朝代的五行属性(称之为德),并公布于众。晋为金德,南朝宋继晋为水德(金生水,故晋金转为宋水),水生木,南齐继宋,故南齐为木德(木行)。以此类推。
(二)
《周易筮述》:
阮孝绪自筮寿算遇谦卦,曰:“吾与刘著作同年。”盖以坤者土也,居五行之末,而坤全具十数,是五十也。又序卦属八,两人俱当以五十八而终。及期、刘杳卒。孝绪曰:“刘侯逝矣,吾其几何?”是年十月亦卒。
阮孝绪自筮寿数,得到谦卦。谦内艮外坤,艮、坤皆为土,土五行为五数,土是五行中最末一行(未见他书上有此说。五行次序,按《河·洛》图数,应是水、火、木、金、土,故此案中说土“居五行之末”是成立的。)土为五数,或以《河·洛》图数称为十数,而案中称“坤全具十数,是五十也”,应是由艮、坤二土推出。
案中又说,坤“序卦属八”,此当为后人加入之辞。《周易》六十四卦中坤卦为第二卦。《周易·序卦传》中,坤卦之序也是第二卦。八卦配《洛书》数,坤为二数。只有先天八卦中坤为八数,或者称坤为第八卦。而六十四卦或八经卦先后之分始于宋人,在宋之前学者不知道有先天卦位和先天卦序。故案中说坤之序卦属八,不会是原案原有之语,当为后人加入。
案中涉及到另一主人公是刘杳。刘杳字士深,平原(今属山东)人,梁时累官知著作郎、尚书左丞,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卒。《南史》和《梁书》皆有传。
此案《南史·阮孝绪传》亦有记载如下:
大同二年正月,孝绪自筮卦,吾寿与刘著作同年。及刘杳卒,孝绪曰:“刘侯逝矣,吾其几何?”其年十月卒,年五十八。
从阮孝绪本传这段记述中,为什么阮自筮寿数,而要说“吾与刘著作同年”呢?是说同年而生,还是同年而死呢?若“吾与刘著作同年”为同年而生,但未必同年而死;若此指同年而死,一定先于此时为刘著作(刘杳)占过卦了。又自己占寿数,得到谦卦后,断定与刘著作同年而死。刘杳死后,阮孝绪也知自己的寿数之期到了,才又说出“刘侯逝矣,吾其几何”的话。
阮孝绪是否先与此为刘杳占过卦?无有资料可考证。在《南史》刘杳之兄刘霁传中,有一段记述:
(刘母死后)霁庐于墓,哀恸过礼,常有双白鹤循翔。庐侧处士阮孝绪致书抑譬焉。
由此可见阮孝绪与刘杳兄弟的关系非同一般,阮孝绪为刘杳占卦也是可能的,只是案中文字简略,未能详述而已。
《魏书·刘杳传》记载,刘杳死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死时年五十,而非五十八。从史料中可知,阮孝绪、刘杳皆死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即同年而死,是否同年而生?则有待更多的资料才能考证清楚。
《中国历代易案考续》选载(二)
马枢隐居茅山一案
《周易筮述》:
马枢博拯经史,尤善周易。梁邵陵王纶为南州刺史,素闻其贤,引为学士,令枢讲《易》。道俗听者两千令人。寻遇侯景之乱,筮得震四爻,喟然曰:“岂可以皎皎之质,辱于泥炭!”乃隐居茅山。有白燕一双,巢其庭树,驯狎栏槛,时至几案,春来秋去,几三十年。
马枢,字要理,扶风郿人。六岁能诵《孝经》、《论语》、《老子》。成年后博极经史,尤善佛经及周易。梁邵陵王萧纶为南徐州刺史,聘马枢为学士,令马枢讲《维摩》、《老子》、《周易》。侯景之乱,纶举兵援台(台城),留书二万卷付给马枢。马枢隐于茅山。陈文帝元嘉元年(公元560年)岁次庚辰,文帝征为度支尚书,辞不应命。后来,鄱阳王陈伯山为南徐州刺史,钦佩马枢学识,派人邀请,马枢以有疾为名固辞,在门人的劝说下,不得已而至南徐州见鄱阳王。鄱阳王为马枢修筑别墅,马枢嫌其豪华,于竹林间白筑茅舍而居。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公元581年)岁次辛丑卒。
此案发生在梁朝邵陵王萧纶为南徐州刺史时,因发生侯景之乱而占,得到震卦,九四为变爻。九四爻辞曰:
九四,震遂泥。
象曰:震遂泥,未光也。
马枢因侯景之乱而占,用震卦九四变爻之辞解占为侯景之乱,将会给他带来陷于泥炭之灾,遂退隐茅山。
侯景原为东魏大将。东魏孝静帝武定五年(公元547年)岁次丁卯,侯景以其领有的河南七州十三镇之地,叛魏降梁。梁武帝萧衍贪图土地,派萧渊明率兵北上接应,遭东魏军袭击,萧渊明战败被俘。东魏大将高澄向梁朝表示,愿以萧渊明换回侯景,梁武帝答应高澄的要求。侯景进退两难,遂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岁次戊辰八月,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反梁,并与梁朝临贺王萧正德勾结,很快攻下建康(今南京),围攻皇宫所在地台城。久攻不下,侯景下令解放奴隶,使军队数日内日增至十余万人。太清三年三月,台城陷落。侯景纵兵烧杀抢掠,建康城化为焦土,百余万人口仅剩下二三万。梁武帝萧衍被软禁在台城文德殿饥饿而死。梁简文帝大宝二年(公元551年)岁次辛未,侯景自立为汉帝,改元太始,发兵三吴,肆意烧杀。梁湘东王萧绎派陈霸先、王僧辩率兵进攻建康,侯景战败,率兵东逃,企图入海亡命,途中为部下所杀。侯景之乱,前后凡三年,给江南人民带来极大灾难。这是发生在梁武帝执政后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使萧梁政权一度灭亡,影响至大。
马枢从卦爻辞中预知侯景之乱的严重性,遂隐居茅山与白燕为伴,三十几年。(2020/11/4)
周弘正占国运一案
《周易筮述》:
周弘正精周易,大同末,筮得蹇三爻,尝谓弟弘让曰:“国家阨运,数年当有兵起,吾与汝不知何所逃之。”及梁武帝纳侯景,弘正谓弘让曰:“乱阶此矣。”
周弘正,字思行,幼孤,与其弟弘让、弘直俱为伯父周捨养大,捨为梁武帝时吏部尚书祠部郎,累迁右卫将军。弘正十岁,通《老子》、《周易》,十五岁召補国子生,后迁国子博士。陈武帝时授官太子詹事。陈文帝天嘉元年(公元560年)迁侍中、国子祭酒。陈宣帝太建二年(公元570年)授尚书右仆射。太建六年(公元574年)卒于官,终年七十九岁。著有《周易讲疏》十六卷、《论语疏》十一卷、《庄子疏》八卷、《老子疏》五卷、《孝经疏》二卷、《集》二十卷。周弘正《南史》有传,附于《周朗传》之后。
大同为梁武帝萧衍年号(公元535-546年)。大同末年,周弘正占筮国运,得到蹇卦,九三为变爻。蹇卦象征行走艰难,其外互为离,离主刀兵,内互为坎,坎为险陷,占国运逢此卦象,表明国家将陷入刀兵之祸,故周弘正解占为国家将有灾厄,数年之间将有兵起。及侯景投降梁朝(侯景事件见前案),周弘正预知此为乱阶将至。侯景之乱前后二年之久,梁武帝被幽禁而死,梁朝几乎败亡。周弘正之筮果然应验。
《中国历代易案考续》选载(三)
吉士瞻占官运一案
《周易筮述》:
吉士瞻少有志气,不事生业。时征士吴苞见其姿容,劝以经学。乃就卜者王先生卜《易》,值涣三爻,王生曰:“君志在四方。拥旄仗节非一州,后一年当得戎马大郡。”及梁武帝起兵,遣士瞻讨不从伞者,果大贵显。
吉士瞻,字梁容,冯翊莲勺人。吴苞见士瞻相貌威重,劝他学习经学。年过四十,仍不得志。乃就王先生处占卦,如上案所说。因征战之功,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授为直阁将军,历任秦、梁二州刺史,加都督,后为太子右卫率,又出为西阳、武昌二郡太守,为政清廉,家无私积。吉士瞻曾做一梦,梦见一堆鹿皮,数之共十一张。醒后喜曰:“鹿者,禄也,吾当居十一禄乎?”自其为官日久,职务屡迁,至其为西阳、武昌二郡太守,已为十一次被转官了,心里疑惑。故而患病,不肯治疗,于梁武帝普通七年(公元526年)卒于郡。
此案本卦涣,六三为变爻,即涣之巽。涣卦六三爻辞曰:
六三,涣其躬,无悔。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涣卦六三与上九阴阳相应,六三为下卦坎的最上一爻,将要走出坎卦,故称“君志在四方”,不是安守本分之象,而又与上九阴阳相应,志在外而外有应,利于外出。之卦巽,巽为风为入,为风必然多变动,“巽以行权”(见《周易·系辞下传》),古代地方政权和军权是一体的,故称“拥旄仗节非一州”,此与其梦十一次食禄也相一致。
北齐武成帝高湛二案
(一)
《周易筮述》:
齐武成怨孝昭,问策于王元海(即高元海,其父高思宗为神武帝高欢的侄子,封上洛郡王,高元海当时为散骑常侍,后累官为侍中、仪同三司、太子詹事,此处称王元海为误——引者注),元海对曰:“济南世嫡,尊之,号令天下,以顺讨逆,万世一时也。”武成狐疑,召郑道谦筮之,遇咸初爻,曰:“‘咸趾,志外’,兑说而艮不随,切戒举事。”遂不用。
我们要搞清这一案例,必须先搞清此案的时代背景。此案发生在北齐孝昭帝高演皇建二年(公元561年)岁次辛巳七月。
北齐的奠基者是东魏的权臣高欢,但是高欢未来得及篡夺帝位就死去了,他的儿子高洋正式称帝,建立北齐政权。高欢被追认为神武皇帝。北齐的首任皇帝是高洋,第二任是高洋之子高殷。
高殷继位时十五岁。高殷继位在中国封建专制下是顺理成章的事,但高洋的弟弟高演却心怀异谋,他于高殷称帝的第二年(公元560年)二月杀死尚书杨愔、侍中燕子献等大臣,自为丞相,录尚书事。执掌朝政,为他下一步篡夺帝位铺平了道路。在诛杀大臣的过程中,他得到弟弟长广王高湛的支持,许诺立高湛为皇太弟,将来的帝位继承人。同年七月,高演废高殷为济南王。高演即皇帝位于晋阳,改元皇建。
高演在高湛的协助下发动宫闱政变后,按照事先的约定,封高湛为右丞相、领京畿大都督。可是时隔不久,高演就下令他的长子高百年为皇储,又任命库狄伏连为幽州刺史,斛律羡为领军,以此来削弱高湛的兵权,也等于宣布取消了他的皇位继承人的承诺。皇建二年(公元561年)岁次辛巳七月,高演仍在晋阳,下令高湛将高殷押送晋阳处死。这就是筮案中所说“齐武成(高湛)怨孝昭(高演)”的历史背景。
高湛在此关键时刻,何去何从?他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他把他的亲信、堂侄、任散骑常侍的高元海找来商议对策。经过一个夜晚的思考,高元海拿出了三条意见对高湛说:第一,你可以亲自向皇太后求情,然后再去高演那里,请求免除你的一切职务,解甲归田,云游四方,可保你一生无忧;第二,你去请求高演封你为外地的某一刺史,辞去一切中央职务,逍遥自在,不干朝政,也可以平安无忧;第三,你可以借高殷的名义,号令天下,纠集文武百官,率领天下英雄,恢复高殷的皇位,讨伐高演这个篡夺皇位的叛逆之人,这样,你就可以在百姓中树起威望,而且还可以步步高升。高湛对高元海的最后一条意见很赞赏,但他天性优柔寡断,总是下不了决心。于是,令术士郑道谦为此占卦,得到咸卦,初六为变爻。初六爻辞曰:
初六,咸其拇。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咸卦是感应的意思。咸其拇,指感应在脚趾,感应尚浅。郑道谦取咸卦初六爻辞“咸趾、志外”与咸上兑下艮之义综合解占,认为感应尚浅,虽心怀向外发展的志向,上卦兑为喜悦,但下卦艮为止义,故只宜静守待时,不宜有分外举动。
我们可想而知,令术士占卦或令内部官员占卦,高湛不会把自己的真实意图说出来,只能是占问国运或占问自己的运气与吉凶祸福。郑道谦依据咸卦初六爻辞和卦象指出“切戒举事”,已经说到家了。因此,高湛虽赞称高元海的第三条意见,却未能按照去做,而是“湛乃奉诏,令数百骑送济南王至晋阳”。济南王去至晋阳之后的命运可想而知。“九月,帝使人鸩之,济南王不从,乃扼杀之。”(参见《资治通鉴·陈记二》)
皇建二年九月,北齐废帝济南王被押送到晋阳后被北齐肃宗高演杀死,高演自以为这样就解除了他为皇帝的隐患(高演废掉高殷为济南王后,担心有王公或权臣打出济南王的旗号,组织四方军士力量对他进行讨伐),而他于十月出猎,马惊后被摔伤,很快就死去了。高演死前立下遗诏,令长广王高湛继位为皇帝。十月癸丑日,高湛即皇帝位,改元太宁。
可以看出,高演篡夺帝位后,本想将帝位传给他的儿子高百年,他临终前,大概为时势所迫,不得不传位给高湛。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高湛奉遗照继位为皇帝的确是历史事实。高湛未动一枪一刀就实现了当皇帝的愿望,这得力于术士郑道谦的易卦解占。不然,若依高元海的意见,北齐皇室内部将是一场残酷的厮杀,结局如何,也难以预料。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记述更为详细,今摘如下:
元海曰:“济南世嫡,主上假太后令而夺之。今集文武,示以征济南之敕,执斛律丰乐,斩高归彦,尊立济南,号令天下,以顺讨逆,此万世一时也。”湛大悦。然性怯,狐疑未能用,使术士郑道谦等卜之,皆曰:“不利举事,静则吉。”有林虑令潘子密,晓占侯,潜谓湛曰:“宫车当晏驾,殿下为天下主。”湛拘之于内以侯之。又令巫榍觋卜之,多云“不须举兵,自有大庆。”
可见,高湛在用尽心计的同时,令多个术士为他占卜。只可惜,只有郑道谦的占卜有卦象可考,其余则未见有所得卦象的记载。后人对于术士们是如何预见到高演将要晏驾,高湛就要继位为帝的,无资料可考证了。(2020/11/11)
(二)
《周易筮述》:
皇建中,武成以丞相在邺下居守,自致猜疑,甚怀忧惧,谋起兵。每宿輙令吴遵世筮,遇履上爻,云:“自有大庆,不必起兵。”由是不决。俄而,赵郡王等奉太后令以遗诏追武成,更令筮之。遵世云:“比己作十余卦,自然有天下之征。”及即位,授中散大夫。
此案与前案郑道谦占卦当是在同一个时间阶段内。高湛是个占卜狂。在如何对待高元海建议他起兵征伐高演这个重大问题上,他确实犹豫了,只好听信占卜的意见。他令郑道谦占卜后(或者还有其他人也为他占卜),又令吴遵世为他占卦,得到履卦,上九为变爻。
履卦上九爻辞曰:
上九,视履考详,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履卦象征之义为循礼而进,这种前进当然是文明礼仪的前进,而不是征战杀伐。上九变爻在履卦最上爻,已到极尽之地步,很快就要举行“履帝位而不疚”(《周易·履·彖》)的仪式了,故吴遵世解占说“不必起兵”,“自有大庆”,上九“元吉在上,大有庆也”正是此义。
史载:北齐孝昭帝高演皇建二年(公元561年)岁次辛巳十一月甲辰日,孝昭帝崩于晋阳宫,遗命征长广王高湛继承帝位。赵郡王高叡令黄门侍郎王松驰至邺城向高湛报信,宣布高演遗诏,高湛听了仍然狐疑,恐怕有诈。于是,派亲信去晋阳,传回消息后,高湛大喜,这才带兵亲赴晋阳,使河南王高孝瑜先入宫,换成自己带去的卫兵后,自己再入宫。十一月癸丑日,高湛即皇帝位,宣布大赦,改元太宁。
吴遵世为高湛所占之卦果然应验了。
吴遵世,字季绪,渤海人,少年学易,曾入北岳恒山跟随隐居道士出家,相处数年,忽然出现一位老翁,对吴遵世说,我授给你一付开心符。遵世跪地接符吞下,从此就通晓周易占术了。后来吴遵世辞别恒山道观,到当时的京师洛阳去,为达官贵人占筮应验,逐渐有了名气。他曾为北魏孝武帝元脩多次占卦,皆能应验。《北齐书·方伎传·吴遵世传》中记曰:
世祖(高湛)以丞相在京师居守,自致猜疑,甚怀忧惧,谋将起兵,每宿蓍,令遵世筮之。遵世云:“不须起兵,自有大庆。”俄而,赵郡王奉太后令以遗诏追世祖。及即祚,授其中书舍人,固辞疾。
因吴遵世占卦有验,高湛当皇帝后,封吴遵世为中书舍人之官。但不知什么原因,吴遵世以患病为名,辞官不做。《北史·艺术传》中也有《吴遵世传》,对其事迹所述更详。(2020/11/21)
《中国历代易案考续》选载(四)
曲筮北齐一案
《周易筮述》:
曲为韦孝宽参军,颇知卜筮。一日,筮齐朝事,遇谦五爻,曰:“邻者齐也,我利则彼不利,且以日辰断之,来年东朝必大相杀戮。”孝宽因令作谣歌曰:“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斛也。又言:“高山不摧自崩,槲树不扶自竖。”令谍人多赍此遗之于邺。齐主闻之,明年遂诛斛律明月。国中大乱。
此案发生在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元年(公元572年)岁次壬辰五月,亦即北齐后主高纬武平三年五月。案中涉及到的主要历史人物为北周勋州刺史韦孝宽和北齐左丞相斛律光。
北周郧国公、勋州刺史韦孝宽善于运用间谍探知敌国动静。当时北周都长安,北齐都邺城(今河北临漳),两国时有征战。韦孝宽放出自己的谍探到邺城去,还收买了对方内部的官员作为自己的谍探,因此,北齐的动静,韦孝宽都能提前探到。他当时镇守汾北勋州,与北齐左丞相斛律明月(斛律光)在汾北交战,斛律明月自统帅军队以来,从未打过战败,又善于抚慰部下,威望极高,故屡加官进级,韦孝宽对斛律明月很是惧怕。韦孝宽部下参军曲对周易占卦颇有研究,孝宽令曲通过占卦预测北齐内部的情况,得到谦卦,六五为变爻。谦卦六五爻辞曰: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征伐,征不服也。
此案的主旨在于占问北齐内部情况,爻辞“不富以其邻”,北周与北齐为邻国,北齐自己得不到好处,而把好处送给了邻国,故曲判断为“我利则彼不利”,谦卦六五为变爻,则之卦为蹇卦。蹇卦外互离,离为刀兵,内互为坎,坎为险陷,由此判断北齐内部陷于自相杀戮之中,并且指出,以日辰断之应在明年(岁次壬辰五月。其所对应年月的判断依据,有待探讨)。图示如下:
韦孝宽此人本来就善于运用间谍来探知北齐的情况,他听了曲的解占,充分发挥了他个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了对方的内部矛盾,把目标对准了他最为惧怕的对手斛律明月,必置其于死地而后快。于是,韦孝宽作歌谣曰:“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又因北齐皇帝姓高,故又作歌谣曰:“高山不摧自崩,斛树不扶自竖。”让谍人在邺城传唱。史称此歌谣“令谍人传之于邺,邺中小儿歌之于路”。北齐右丞相祖珽眼有盲疾,与左丞相斛律明月不睦,正打算陷害斛律明月,却找不到借口,听到邺城传唱的歌谣后,又增加了两句:“盲老公背受大斧,饶舌老母不得语。”
祖珽把这些歌谣记下,使其妻弟郑道盖上奏皇帝。北齐皇帝高纬本是个昏暗之主,他问祖珽这是怎么回事,祖珽解之曰:“百升者,斛也。盲老公,谓臣也,与国同忧。饶舌老母,似谓女侍中陆氏也。且斛律累世大将,明月声震关西,丰乐威行突厥,女为皇后,男尚公主,谣言甚可畏也。”在祖珽等人的鼓动下,齐主高纬终于信谣言以为真,于武平三年六月下令将左丞斛律明月满门抄斩,斛律皇后被废为庶人。
斛律明月被杀的消息传到北周,“周主闻光死,为之大赦。”(以上引文俱见《资治通鉴》)
奚永洛免难一案
《周易筮述》:
武卫奚永洛与河内人张子信对坐,有雀鸣于庭树,斗而堕焉。子信筮之,遇观初爻,曰:“观为风行之卦,爻主小人伤害。向夕有风从西南来,历树拂墙角,夜必有人唤公,不可往。”子信去后,果有风来。至夜,高俨使召永洛,且云“敕唤”,永洛欲赴,其妻苦留,称坠马折腰。免于难。
此案是张子信为武卫奚永洛进行周易预测,使奚永洛避免北齐宫廷内部一场喋血之灾。
张子信,河内人,颇涉文学,少以医术知名,又善易筮及风角。隐居白鹿山。游京邑,为魏收等显官所重。北齐武成帝高湛大宁(公元561年)中,朝廷召授张子信尚药典御,后主高纬武平初年(公元570年),又为大中大夫,听任其自由还山。张子信入《北史·艺术传》和《魏书·艺术传》,此案所述事实,张子信本传中皆有记载。
北齐后主高纬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岁次辛卯,太保琅琊王高俨对于录尚书事和士开、开府仪同三司、武卫大将军穆提婆专横奢纵极为不满。而和、穆二人独得皇帝信任。和、穆议定使高俨只保留太保的空衔,去掉大司马的军职,更引起高俨的愤恨。高俨联合治中侍御史王子宜、开府仪同三司高舍洛、中常侍刘辟强、侍中冯子琮等人,于七月庚午日早朝时,带兵士三千人,矫诏(假传圣旨)令领军将军库狄伏连逮捕和士开,令都督冯永洛杀之。和士开最受皇帝高纬信任。高俨夜晚组织三千兵士,矫诏杀和士开,宫廷喋血,引起高纬极大愤怒。事后库狄伏连、高舍洛、王子宜、刘辟强、冯子琮等皆被逮捕斩首。高纬还想把高俨府中文武官吏全杀光,丞相斛律光认为那样会引起人心不安,引起意外事件,高纬接受了斛律光的建议,才免除了俨府文武官吏的死刑。同年九月,高纬下令将高俨杀死。
奚永洛任宫廷武卫将军,由于张子信占卦而避过了参与高俨发动的诛杀和士开案,因而幸免于难。
张子信为奚永洛因雀鸣斗堕地而占卦问吉凶,得到观卦,初六为变爻,即观之益。观卦下坤为地,上巽为风,其为风行地上之象,故张子信解为“风行之卦”。坤为西南方向,故说傍晚时有风从西南方向到来。观卦初六为变爻,初六为小人之位。之卦益,其象为大离,即离卦,离为刀兵,当晚主有刀兵之祸,因此,张子信告诉奚永洛当夜不可出门,即使有人带圣旨来唤也不要去。奚永洛所信了张子信的话,未参与高俨发动的喋血案,逃过了一劫。图示如下:
——连载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