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动态

《周易》与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更新时间:2025-07-29


香港国学发展研究院举办《周易》与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学术深耕与国际传播,香港国学发展研究院(Hong Kong Institu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tudies)近日在港举办“《周易》与中国哲学:传统智慧与当代表达”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聚焦《周易》在中国哲学体系中的地位与其对当代文明对话的启示,汇聚多位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东南亚及欧美高校的国学专家、哲学学者与跨文化研究者,围绕经典义理、思想转化、术语翻译、教学方法及国际理解五大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3befe.webp.jpg

    此次研讨会由香港国学发展研究院主办,为该院推动“中华思想体系国际传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国学发展研究院系经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正式批准设立的非营利性高端学术机构(登记编号:75299064 - 002),长期致力于中华文化研究的制度化、语境化与国际化发展,其在术语标准化、国学教育、文化翻译与文明对话等多个领域已形成稳定研究架构与国际合作网络。


    研讨会围绕《周易》“三义”(即卜筮之书、哲学经典、宇宙原理)展开,从义理诠释、经注比较、汉英对译、当代话语重构、教育体系嵌入等多个角度切入,系统探讨《周易》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成为中华文化精神体系的重要基础,以及其如何对接全球哲学传统、回应人类面临的精神困境与伦理命题。


    学术交汇 对话古今

    在大会主旨发言环节,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文化大学易经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哲学项目等机构学者,围绕“《周易》中的阴阳结构与生态哲学启示”“义理—符号—方法三重路径建构”“《易传》英译的哲学障碍”等问题展开高水平论辩。多位与会专家指出,《周易》不仅是中国思想传统的重要根基,更可作为东方哲学对世界哲学体系的独特补充。


    研讨会特别设置“《周易》在海外教学与传播实践”圆桌单元,多位具国际教学经验的学者分享《易经》如何在欧美课堂上成为跨文化教育的桥梁,并就如何重建一套符合国际逻辑、语言逻辑与文化语境三位一体的“周易教学表达体系”提出设想。


    推动共识 嵌入当下

    香港国学发展研究院在会议总结中表示,中华传统经典不能仅停留在语言表层的输出,而应深入其思想肌理,在多元文明语境中建立可沟通的哲学范式。《周易》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哲学文本之一,其思想架构、宇宙观、人文精神,对于今日全球面临的不确定性、系统性危机、人类精神裂变等问题,具有持续的思想价值与文化启迪。

据悉,香港国学发展研究院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正式启动《周易》术语国际对照研究计划、《周易》思想当代表达教材开发计划、中华思想体系英文数据库建设项目,并计划于2025年在深圳举办第二届“中华经典与世界哲学论坛”。


    此次会议的举办,不仅彰显了香港作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枢纽的功能定位,更体现出香港国学发展研究院在构建“中华文化全球表达平台”、推动中国哲学体系世界化传播方面的战略布局。


    在全球文化多元化与文明互鉴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周易》所蕴含的东方智慧,正在通过制度化、学术化的路径,为世界提供新的思想资源与精神坐标。而香港国学发展研究院,正以稳健的学术姿态与开放的文化格局,引领这一深远进程。


文章来源:忻州网2025-05-30 15:19山西

中国易学网http://www.zhouyi64.com——中国周易研究应用第一平台!
站长QQ:1318932802 周易研究与应用交流QQ群:216461253
邮箱:chinazhouyi@163.com 公安备案号:11010102006191 京ICP备10001008-2号